这几年去哈尔滨出差,每次都会带回来一些红肠,渐渐地兔喵也喜欢上了这种原产于俄罗斯的哈尔滨美食。趁着这次一起去哈尔滨,我们把终于有机会把哈市主流三大红肠——秋林、里道斯和商委都买齐了集中品尝一下,顺便评选一下哪个更好吃,哈哈哈哈。
首先,红肠的立陶宛文就叫里道斯,根据百度所载,国内的红肠是一种原产于俄罗斯、立陶宛,用猪肉、淀粉、大蒜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香肠。因颜色火红得名。味道醇厚、鲜美。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中东铁路建成后,由沙俄引入中国,成为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满洲里等地特产,其中以哈尔滨所产红肠最为著名。
哈尔滨红肠主要可分为哈尔滨秋林食品红肠、哈尔滨秋林里道斯红肠、哈肉联红肠、哈尔滨商委红肠,哈尔滨农大红肠,各自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哈肉联根正苗红,起家最早、名声最大,但当地人都不怎么吃,据说是口味和工艺跟以前传统红肠差很多,逐渐淡出当地正宗红肠吃货的视野。
秋林食品红肠和秋林里道斯红肠原来是一家,由沙俄商人伊·雅·秋林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据说秋林红肠是纯正的立陶宛风味的肉灌制品,是红肠的鼻祖,用上等的猪肉加上秘制的配方,用木炭烘烤而成,口味独特,满嘴飘香。1953年中国政府全面接手秋林公司后经营得不如哈肉联,因此前甚至现在,在全国非红肠正经吃货圈里都没有什么名气。
2004年国有资产退出,民营资本进入时,秋林糖果厂作为不良资产从秋林集团剥离出来,正式分家。后秋林糖果厂变更为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仲兆敏曾是糖果老厂长。一开始里道斯的产品也曾在秋林集团旗下的秋林食品门店销售。后两家公司分道扬镳,并展开了为期两年的“秋林里道斯”品牌的争夺,经过哈尔滨中法、黑龙江省高法、最高人民法院三审三决,并最终判定秋林里道斯品牌归属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在看来,幸好老厂长坚持没有把糖果厂卖了,要不然现在的传统烟熏红肠手艺估计就和哈肉联一样搞得失传了。
据小道消息,目前另外一家秋林集团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上市了,但由于改制后贪大求全的管理作风,盲目扩张非主营业务,再加上民营老板管理不善,合计持有秋林集团51.62%的股权的一致行动股东股权已经全部被法院冻结、公司董事长已然处于失联状态,而里糖果厂起家的秋林道斯则专注红肠和格瓦斯饮料业务,缓慢前行。
商委红肠算是哈尔滨的一张最有特色的名片了,他是唯一一家几乎没有连锁店的肉灌制品企业,其推行的“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在哈尔滨地区非常具有特色,其中的翘楚便是“商委红肠”,在哈尔滨是一个非常炙手可热的名字,如果想买当天的红肠,要凌晨4、5点钟过去排队,且只收现金,据说头半夜10点多就有票贩子过去排队了,如果你去的晚,加价几十块钱,也可以买得到。
下面进入了正式的品鉴环节,首先这三根红肠从左到右依次是秋林红肠、秋林里道斯红肠和商委红肠。
可以明显看出来中间的里道斯红肠颜色偏黑色一些,而秋林和商委颜色发红。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据说当年政府接管秋林的时候,肉灌制品工艺文件没有得到传承,虽然之后高薪聘请了几位肉联厂的退休老工人帮助研发肉灌制品,但在首次试生产时发现严重的工程问题–烤炉窜烟,出产的红肠表面有明显的烟灰,颜色呈黑色,但因资金无法改造,只能延续使用,反而形成了烟熏烤肠的特色风味。
切开后里面的成分视觉上也类似。秋林和商委红肠颜色红润,里道斯则稍显暗淡发灰色一些。不过肥肉都是一样的多,不知道为什么,哈府人民把没有肥肉的红肠都称为儿童肠,估计是小孩子吃多了会胖不好吧。
秋林红肠
里道斯红肠
商委红肠
三家的味道吃起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秋林红肠味道有一点甜味,蒜味、咸度和烟熏味道都最低;里道斯红肠蒜味、咸度和烟熏味道最重,吃起来比较干,嚼起来有厚实的嚼劲和肉感;商委红肠则是处于不温不火的中间阶段,既保留了适当的蒜味和烟熏味,又没有那么干涩。但味道对于口重的我们来说,稍微比里道斯的差了一些。经过吃货的我们简单鉴定下来,秋林道斯的红肠被Beabbit评选为家庭红肠第一选择,商委作为第二供货商。以后有机会我们在尝试一下哈尔滨的另外一大特色,马迭尔冰棍的试吃体验。